孙子兵法

孙子兵法—微信读书
看了之后才知道,孙子不是教你怎么去赢,而是核心思想是尽量不打来获取胜利,真要打,他也给你支招。
牛就牛在,怎么去打,怎么去避。所谓上兵伐谋。

始计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(道/天/地/将/法)
这五个影响战争胜负的方面是:道、天、地、将、法。
- “道”,是指民众和国君有共同意愿,能够同心同德,可以同生共死,不怕危难。
- “天”,是指昼夜、晴雨、寒冷、炎热等季节天候。
- “地”,是指路途的远或近,地势的险峻或平坦,战地的宽广或狭窄,地形的有利或有害。
- “将”,是批将帅的智谋才能、赏罚、有信、爱抚士卒、果断勇敢。
- “法”,是指军队组织的编制、指挥信号的规定、将帅的职责、粮食来源和军需物品的管理情况和制度。

(诡诈之术)
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之术。所以,
- 能打装作不能打;
- 要打装作不想打,
- 要打近处装作要打远处。
- 敌人贪利,要以利引诱他;
- 敌人混乱,要乘机攻取他;
- 敌人力量雄厚,要注意防备他;
- 敌人兵力强大,要暂时躲避他;
- 敌将易怒暴躁,要骚扰他;
- 敌将轻视我,要设法使他更加骄横。
- 对于休整充分的敌人,要设法使他疲劳;
- 对于内部和睦的敌人,要设法离间他。
- 攻击没有防备的敌人,行动向着敌人意料不到的地方。
这些都是军事取胜的办法,既没有现成的模式,又不能公布于众的。

作战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(战争消耗大,应兵贵神速)
用兵作战的一般规律是,
- 要用战车千辆、
- 辎重车千辆、
- 带甲官兵十万,
- 还要越境千里运粮,
这样前方后方的经费、招待宾客的开支、胶漆材料的采购、车辆盔甲的维修,每天要耗用千金。
只有准备好这些,才能让十万大军启程。
这样用兵作战就要求速胜,旷日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,硬攻城邑就会使战斗力衰竭,军队长期在外作战就会使国家开支不继。
如果军队疲惫、挫伤锐气、消耗兵力、用尽资财,那么列国诸侯就会乘此危机而兴兵进攻,那时即使是足智多谋的人,也无法挽回它所造成的后果。
以,只听说过虽然战术笨拙但力求速战速胜的战例,却没有见过因为战术精巧而故意延长战争的时间的战例。
所以,不完全知道长期用兵害处的人,就不能完全知道兵贵神速的好处。

(取敌方为已用)
明智的将帅务求从敌国取得粮草供应,
- 吃敌国一钟粮食,相当于从本国运送二十钟;
- 用敌国一石饲料,相当于从本国运送二十石。
所以,
- 要使官兵奋勇杀敌,就要激励部队的士气;
- 要使官兵勇于夺取敌人的财物,就要奖励他们。
因此,在车战中,凡是缴获敌人战车十辆以上的,要奖励首先夺得的人,且将我军的战旗插在缴获的战车上,和我军的战车夹杂起来使用。
对于俘虏,优待和保证供给,这就是所谓战胜敌人而使自己强大。
因此,用兵作战贵在速战速决,不宜拖得太久。

谋攻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(谋略为上,强攻为下)
百战百胜,并不就是高明中最高明的,只有不战而使敌军屈服,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。
优秀的军事家
- 先是用政治谋略挫败敌人,
- 其次是用外交手段孤立敌人,
- 再次是用军事力量征服敌人,
- 最下等的是强攻敌人的坚城。
选择攻城的做法,实出于不得已。

所以,善于用兵的人,迫使敌军屈服而不是直接交战,占领敌城不是靠强攻,攻破敌国不是靠久战,必须以万全的谋略争胜天下。
所以,我军不受挫折,却能得到全部的胜利,这就是用谋略战胜敌人的原则。
因此,用兵的原则是:
- 拥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它;
- 拥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它;
- 拥有两倍于敌的兵力就设法分散它;
- 势均力敌要设法战胜它;
- 少于敌人要能摆脱它;
- 不如敌人要能回避它。
所以,弱小的军队如果一直坚持硬拼,就势必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。

国君危害军事行动的情况有三种:
- 不了解自己的军队不能进攻,而硬使军队前进;不了解自己的军队不应撤退,而硬使军队撤退,这叫做束缚自己的军队。
- 不了解自己军队的实际情况,却硬要干预军队的行政,就必然使将士迷惑;
- 不懂得军事上的权宜机变,而去干预军队的指挥,就会使得将士产生疑虑。
将士思想混乱而又疑惧,这样诸侯乘机进攻,我们的灾难就来了,这就叫做自乱军心,自取灭亡。

预测胜利有五种方法:
- 知道可以打和不可以打的,就能胜利;
- 知道兵多怎样打和兵少怎样打的,就能胜利;
- 上下一心的,就能胜利;
- 用自己的有准备对付敌人的无准备的,就能胜利;
- 将帅有才能而君主又不施加干扰的,就能胜利。
以上五种就是预知胜利的方法。
所以说,
- 知彼知己,百战都不会有任何危险;
- 不知彼知己,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只有一半;
- 不知彼不知己,每次打仗都会有失败的危险。

军形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过去善于作战的人,首先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有利条件,以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时机。
- 不被敌人战胜,主动权在于自己。
- 可以战胜敌人,在于敌人出现错误,有被我利用的机会。
所以善于作战的人,能做到不被敌人战胜,而不使敌人有可胜的时机。
所以说,胜利是可以预见的,却不能强求得到。
要想战胜敌人,就要进攻得当。
- 防守是因为兵力不足,
- 进攻是因为兵力有余。
- 善于防守的军队,如同藏在九层地之下深不可知;
- 善于进攻的军队,如同从九霄而降使敌人猝不及防。
因此,要既能保全自己,又能夺取胜利。

预见胜利不超过一般人的见识,这不能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;
打了胜仗天下人都说好,也不能算是好中最好的。
这好比
- 能举起毫毛不算力气大,
- 能看见日月不算眼睛明亮,
- 能听得见雷声的震动算不上耳朵灵敏。
古代所说的善于打仗的人,总是战胜那些容易战胜的敌人。
所以,善于打仗的人取得的胜利,既不显露出智慧的名声,也没有勇敢杀敌的武功。
他们取得胜利,是因为在作战指挥上毫无差错。
之所以毫无差错,是因为他们所采用的作战措施建立在必胜的基础之上,这样指挥作战,如同与已经失败的敌人作战一样。
所以善于打仗的人,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,又不放过足以使敌人失败的任何机会。
因此,
- 胜利的军队总是先造成胜利的条件才同敌人作战,
- 失败的军队总是先同敌人交战,企图在作战中取得侥幸的胜利。
善于指导战争的人,必须修改确定军规,确保法制严明,因此能够掌握胜败的决定权。

兵法的基本原则有五条:
- 一是度量双方土地面积的大小;
- 二是估量人口、兵源的众寡;
- 三是计算物产、资源的多少;
- 四是权衡军事实力强弱的对比;
- 五是分析敌我双方有利不利条件和决定取胜的方法。

- 敌我双方都有土地,就产生面积大小问题的“度”;
- 双方土地大小的“度”的不同,就产生了双方物质资源丰瘠不同的“量”;
- 敌我物质资源丰瘠的“量”的不同,就产生了双方兵员多寡不同的“数”;
- 敌我兵员多寡的“数”的不同,就产生了双方军事实力强弱不同的“称”;
- 敌我军事实力强弱的“称”的不同,最终决定了战争的胜负成败。
所以胜利的军队作战,好像“以镒称铢”;失败的军队作战,好像“以铢称镒”。(注:1镒=24两 1两=24铢)

兵势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一般的作战,都是用正面交锋,用出奇制胜,(注:出奇制胜 意思是出奇兵战胜敌人,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。)
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人,其战法的变化如
- 天地运行那样变化无穷,像江河那样奔流不息。
- 终而复始,就像太阳和月亮的运行。
- 去而复来,如同一年四季的更替。

- 音阶不过五个,五声的变化,却是听不尽的。
- 颜色不过五样,五色的变化,却是看不完的。
- 味道不过五种,五味的变化,却是尝不尽的。
- 战术不过奇正两种,奇正的变化,却是无穷无尽的。
奇正相互转化,如同圆圈旋绕不绝,无始无终,谁能够穷尽它呢!

湍急的水流,飞快地向前奔腾,以致能冲起石头,这是迅猛的水势造成的;
鸷鸟能迅猛地向下飞袭,以致能捕杀小鸟小兽,这是由于抓住了时机;
因此,善于作战的人,所造成的作战险峻的势如同张满的弓弩,短促的节奏就如同击发弩机把箭矢突然射出一般。

虚实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凡是
- 先占据会战地点等待敌人的就安逸,
- 后到达会战地点仓促应战的就疲劳。
所以善于作战的人,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。
- 能使敌人自动进入我们预定地域,是利诱他的缘故;
- 能使敌人想来而不能来的,是制造困难和危害阻止他的缘故。
所以,
- 敌人休整得好,就设法使它疲劳;
- 敌人粮食充足,就设法使它饥饿;
- 敌人驻扎安稳,就设法使它移动。

- 向敌人来不及的地方进军,
- 向敌人想不到的地方前进。

- 行军千里而不疲劳的,是行进在没有敌人的地方;
- 进攻而必然取胜的,是攻击到敌人不能防守的地方;
- 防御必定是稳固的,是防守敌人不能进攻的地方。
所以
- 善于攻击的人,往往使敌人不知道应当防守什么地方;
- 善于防守的人,使敌人找不到可以攻击的破绽。


进攻而使敌人不能抵御的,是袭击他虚弱的地方;
退却而使敌人无法追到的,是迅速得让他赶不上。
所以,
我要打,即使敌人据守高垒深沟,也不得不出来与我交战的,这是因为攻击敌人所必须救援的地方;
我不想打,即使不修工事划地而守,敌人也无法与我交战,这是因为我诱使敌人改变了进攻方向。
所以,要使敌人显露真实情况而我军不露痕,这样,我军兵力可以集中而敌人的兵力不能不分散。
我军兵力集中在一处,敌人的兵力分散在十处,这样,我们就能以十倍的兵力去攻他一处,这样就造成我众而敌寡的有利态势;
能够以众击寡的,这样与我们交战的敌人就有限了。
我们要进攻的地方敌人不得而知,不得而知,敌人防备的地方就多;敌人防备的地方多,那么与我们作战的敌人就会减少。
所以,
- 防备前面,则后面的兵力少;
- 防备后面,则前面的兵力少。
- 兵力少的,是处处备敌;
- 兵力多的,而使敌方处处备我。

所以,如果知道与敌决战的地点和时间,就可以奔赴千里同敌人交战。
不知道决战的地点和时间,就左不能救右,右不能救左,前不能救后,后不能救前。
何况决战的地点及部队离大本营远的有数十里,近的有好几里呢?
据我的判断,越国的军队虽多,对于战争的胜败有什么益处呢?
所以说,胜利是可以造成的,敌军虽多,可以使他无法同我较量。
所以,
- 经过认真的筹算就会知道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得失;
- 经过挑动敌人就会知道敌人活动的规律;
- 经过佯攻诱敌就会知道敌人生死命脉的所在;
- 经过战斗侦察就会知道敌人部署的虚实。
所以,部署兵力的最高程度,是看不到任何形迹;看不到形迹,即使隐藏很深的间谍也窥察不到我们的动向,狡猾的敌人也不能施展他们的计谋。

军争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(先到作战地点)
通常参加战争的规律是由将帅接受国君的旨意,然后征集兵士组织军队出征作战,其中最困难的是同敌军夺取作战的主动权。
夺取主动权之所以困难,是要把迂远的道路当作直路,把不利因素当作有利因素。
所以选择迂远的进攻路线,而以小利引诱敌人,虽比敌人后出发,而比敌人先到达会战的地点,这就是懂得以迂为直的计谋了。

军争有其有利的一面,也有其危险的一面。
- 如果携所有的辎重与敌争利,这样就不能先于敌人到达战地;
- 如果丢弃辎重去争利,这样辎重就会损失。
因此,
- 卷起铠甲迅捷进军,昼夜不停,用加倍速度行军,走上百里路去争利,三军的指挥官都有被俘虏的危险;
- 健壮的士兵先到,体弱的士兵就掉队,这样,结果只有十分之一的人马赶到目的地;
- 走五十里去争利,就会损折前军的主将,这样,只有一半人马赶到目的地;
- 走上三十里路去争利,也依然只有三分之二的人马赶到目的地。
须知,军队没有辎重就会失败,没有粮食就不能生存,没有物资储备就难以为继。



所以,
- 不了解各国诸侯的战略意图的,不能预先结交;
- 不知山林、险阻、沼泽等地形的,不能行军;
- 不用向导的,不能得地利。
所以,用兵作战以诡诈的办法取胜,根据有利而采取相应的行动,以分散或集中兵力来变换战法。

因此,
- 急速行军时像迅猛的狂风,
- 缓慢行进时犹如严整不乱的森林,
- 进攻敌人时如燎原的烈火,
- 坚守时如难撼的山岳,
- 隐蔽时如浓云遮蔽日月,
- 攻击时如迅雷不及掩耳。

- 分遣兵众,掳掠敌方的乡邑;
- 分兵扼守要地,扩展自己的战区;
- 权衡利害关系,然后相机行动。
事先懂得以迂为直计谋的就能取胜,这便是争夺主动权的作战方法。


(耳听鼓 眼看旗)
《军政》里说:“用语言指挥听不到,所以就用金鼓;用动作指挥看不见,所以就用旌旗。”
金鼓旌旗都是用来统一全军行动的;官兵行动统一了,那么勇敢的人不会擅自前进,胆怯的人不会单独后退,这是指挥军队的方法。
所以,黑夜作战多用火鼓、锣鼓指挥,白天作战多用旌旗指挥,这些都是以改变并统一众士兵视、听命令为目的。

所以,对敌军可以使其士气低落,对敌将可以使其决心动摇。
因此,军队投入战斗时士气旺盛,过了一段时间士气就疲怠,到了最后士气就衰竭了。
所以善于用兵的人,总是
- 先避开敌人的锐气,等到士气疲怠衰竭时再去攻打,这是掌握士气的方法。
- 用自己的严整来对待敌人的混乱,用自己的镇静来对待敌人的骚动,这是掌握军心的方法。
- 以自己接近战场来对待远道而来的敌人,以自己的安逸休整来对待奔走疲劳的敌人,以自己的粮食充足来对待饥饿的敌人,这是掌握战斗力的方法。
- 不要迎击旗帜整齐的敌军,不要攻打阵容强大的部队,这是掌握虚实变化的方法。

所以,用兵的方法,
- 敌人据守高山不要仰攻,
- 敌人背靠丘陵不要逆袭,
- 敌人假装败退不要追击,
- 敌人锐气正盛不要强攻,
- 敌人诱我出击不要上当,
- 敌人撤退回国不要阻击,
- 包围敌人必须留出缺口,
- 对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要急于逼迫,
这些都是指挥作战的原则。

九变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大凡用兵的原则,将帅接受了国君的命令,征集民众,然后编成军队。
- 军队出征时,途经山路、森林、险要水泽等地不可设营。
- 在多国交界、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时,应广泛结交联合诸侯。
- 军队在没有井泉,无从畜牧和采樵的绝地不要停留。
- 在四面险阻,通道狭窄、容易被敌人包围的地方,要提高警惕,巧设奇谋;
- 在没有出路、非死战不得生存的地方要奋勇决战。
- 有的道路不宜走,
- 有的敌人不宜打,
- 有的城邑不宜攻,
- 有的地方不宜争,
凡遇到,君主的命令有的可以不去执行。
所以,将领能够通晓根据作战地形的优势因地制宜,才能知道如何用兵。
将帅不能通晓九变地利的,虽然了解地形,也不可能依靠地势战胜敌人。
假若不精通九变的战法,虽然知道五种利害关系,也不能充分发挥官兵的作用。

(高明二处)
因此,高明的将帅考虑问题,一定要兼顾利害两个方面。
- 在有利条件下要考虑到不利因素,任务才能完成;
- 在不利条件下要考虑到有利方面,祸患就可以排除。

(屈服-害怕的事,应付-不得不做的事,归附-小利)
因此,
- 要诸侯屈服,就用诸侯最害怕的事情去威胁他。
- 要使各国诸侯忙于应付,就用他不得不做的事去驱使他;
- 要使各国诸侯归附,就用小利去引诱他。

(随时处于战斗状态)
所以,用兵的原则,
- 不要指望敌人不来,要依靠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,严阵以待;
- 不要指望敌人不来进攻,要依靠自己强大的实力,使敌人不敢进攻。

(将帅五险:蛮干、怕死、易怒、自誉、爱民)
将帅在性格上有五种危险:
- 死拼蛮干,就可能被杀;
- 贪生怕死,就可能被俘;
- 暴躁易怒,就可能经不起欺侮;
- 廉洁自誉,就可能经不起污辱;
- 爱护民众,就可能使军队陷入烦扰。
这五种都是将帅性格上的缺陷,用兵的灾难。全军覆没,将帅被杀,都是由这五种危险所引起的,是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啊!

行军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62
63
64
65
66
67
68
69
70
71
72
73
74
75
76
77
78
79
80
(山地,江河,沼泽)
凡军队行军作战与战场观察判断敌情时,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:
通过山地,要靠近溪谷行进;
宿营时要选择进退方便的高地;
敌居高地时不要去攀登仰攻;
这是山地战处置军队的方法。

横渡江河之后必须在远离水域的地方安营扎寨;
敌军渡河向我军进攻,不要在水中迎击他们,而要等他们渡过一半时再进行攻击,这样对我军有利;
如果要与敌交战,不要紧挨水边布兵列阵;
设营布阵应选择向阳的高地,不要处于江河下游处;
这是河川战处置军队的方法。

通过盐碱沼泽地带,要迅速离开,不宜逗留;
如果在盐碱沼泽地带与敌交战,必须靠近水草、背靠树林;
这是沼泽战处置军队的方法。
军队在平原上时应占据广阔的地界,军队的主力军和后方应倚托在高地,形成前低后高之势;
这是平原战处置军队的方法。
凡是这四种处置军队的好处,是黄帝之所以战胜四方氏族首领的原因。
凡是驻扎军队,将帅总是选择在干燥不潮湿的高地,厌恶潮湿的低洼地,重视向阳处,轻视阴湿之地,靠近水草地区,军需供应充足,壮士百病不生,这样,克敌制胜就有了保证。
在丘陵堤防地带,必须占据向阳的南面而使西侧靠山。这对作战有利,是得到地形的辅助。

(险地)
上游下雨,水面冲来草木碎末,要想渡河,应待水流平稳后再过。
凡遇上以下,必须迅速离开,不要靠近它。
- 溪涧深峻、难以通过的绝涧,
- 群山环抱、大谷深邃的天井,
- 三面绝壁、易进难出的天牢,
- 林深草茂、出入两难的天罗,
- 沼泽连绵、车骑易陷的天陷,
- 峭崖陡壁、天成一线的天隙,

- 我军远离它,而迫使敌人接近它;
- 我军面向它,而迫使敌人背靠它。
行军中如遇到险山阻绝、内涝积水、芦苇丛生、深山老林、草木茂盛的地方,一定要谨慎地反复搜索,这些都是敌人可能设下伏兵和隐藏奸细的地方。

(行军,判敌)
- 敌人逼近而保持安静,是倚仗它占领着险要的地形;
- 敌人离我很远而前来挑战,是想引诱我进攻,入其圈套;
- 敌人之所以驻扎在平坦地带,是因为有利于进退自如。
- 雀鸟突然飞起,是敌人在那里设下了埋伏;
- 野兽惊骇猛跑,是敌人从那里向我偷袭。
- 飞尘高扬笔直上升,这是敌人的战车驰来;
- 飞尘四下弥漫,这是敌人的步兵开来;
- 飞尘散乱而细长,这是敌人割草打柴;
- 飞尘稀疏而时起时落的,这是敌人准备结寨扎营。

- 敌人的使者措辞谦卑而暗地里加紧战备,这是在准备发动进攻;
- 敌人的使者措辞强硬而军队又做出向我进逼的姿态,这是准备撤退;
- 敌人战车先出动,摆在侧翼,这是在布列阵势;
- 敌人是未经约会而求和的,其中必有阴谋;
- 敌人急速奔跑并摆出兵车,这是期求与我决战;
- 敌人半进半退的,是企图诱我出击。

- 敌兵扶着兵器而站立,这是饥饿无力的表现;
- 敌兵打水而急于先饮,这是干渴至极的表现;
- 敌人发现有利战机而不前进,这是疲劳不堪的表现;
- 敌人营寨之上鸦雀群集,说明敌军撤走了;
- 敌兵在夜间惊呼,这是恐慌的表现;
- 敌人内部不稳,是其将领不够持重的缘故;
- 敌军的旗帜摇远不整齐,说明敌人队伍已经开始混乱;
- 敌人官吏易怒,这是士兵疲倦不听指挥的表现;
- 敌人用粮食喂马,杀牲畜吃肉,部队都收起了炊具,不返营舍的,是穷困之极的表现。
- 敌将低声下气,非常和顺地同部下讲话,说明敌将已失去军心;
- 敌将一再犒劳士卒,是没有办法的表现;
- 先是对士兵粗暴,以后又怕众叛亲离的,是最不精明的将领;
- 敌人派来人质谢罪的,是想休兵息战。
- 敌人虽然怒气冲冲地与我对阵,但既不交锋也不撤退,这就必须审慎地观察他们的真实意图。

(兵少非坏,无谋轻视则俘)
- 兵力并不在于越多越好,只要不轻敌冒进,而能集中兵力、判明敌情、取胜于敌就足够了。
- 那种既无深谋远虑而又轻视敌人的人,一定会被敌人所俘虏。

(军法)
- 士卒还没有亲近依附时就处罚他们,那么他们就会不服,不服就难以使用;
- 士卒已经亲近依附,而军纪军法仍得不到执行,这种军队也是不能使用的。
- 所以要教育士卒,用军法整治部队,这就必定会取得部下的敬畏和拥戴。
- 平时能用认真执行命令来教育士卒,战时士卒就能服从指挥;
- 平时不能重视严格贯彻命令,战时士卒就不会服从指挥;
- 平时命令能够得到贯彻执行,这表明将领与士卒之间相处融洽。

地形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(地形六种)
地形有通、挂、支、隘、险、远六种。
- 我军可以去,敌军也可以来的地域,叫做通形。在通形地区作战,要先抢占地势高而向阳的地方。保障粮道畅通,这样与敌交战就有利。
- 可以前进,难以撤退的地域叫挂形;在挂形地区作战,如果敌人没有防备,就可以突然出击而战胜他,如果敌人有了防备,出击后而不能战胜他,且难以撤退,就不利了。
- 我军出击不利,敌军出击也不利的地域叫支形。在支形地区作战,敌人虽然以利诱我,我军也不应出战;应该引兵退走,在敌军半渡之时再反击它,这样作战才有利。
- 在隘形地区,如果我军先到达,就要用重兵占领隘口,等待敌人进犯;如果敌人先到达,并以重兵占据隘口的,那就不要去攻击;如果敌人没有重兵守据隘口,那就迅速攻取它。
- 在险形地区作战,如果我军先占据它,必须控制向阳的高地以待敌军,如果敌人已先占据它,就应该引兵退走,不要去进攻。
- 在远形地区作战,敌我双方势均力敌,就不宜去挑战,勉强求战,对我军不利。
以上六点,是利用地形的原则,是将领的重大责任,是不可以不做认真研究的。

(军败六种)
军队失败的情况有走、弛、陷、崩、乱、北六种。这六种情况,不是天灾,而是由于将领的过错所致。
- 在敌我条件相当的条件下,攻击十倍于我的敌人,因此失败的,叫作“走”;
- 兵强悍而军官懦弱,因此失败的,叫作“弛”;
- 军官强勇而士兵怯弱,因此失败的,叫作“陷”;
- 部将愤怒而不听指挥,一遇敌人而愤然自行出战,将领不了解他的指挥能力,因此失败的,叫作“崩”;
- 将领软弱没有威严,管理教育制度不明,官兵没有纪律,布阵队形混乱,因此失败的,叫作“乱”;
- 将领不能判断敌情,以少对众,以弱击强,部队又不选择精锐的先锋,因此失败的,叫作“北”。
以上六种情况,必然造成失败,这是将帅的重大责任所在,是不可以不做认真考察的。
地形的审用,是用兵作战的重要辅助条件。
判断敌情,掌握主动,考察地形的险易,计算道路的远近,这是高明的将领用兵的方法,懂得这些方法而去指挥作战的必胜,不然要失败。

(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)
所以,
- 如果战争的客观条件显示我军必胜。即使国君命令不打,也要坚决打。
- 如果从战争的客观条件显示对我军不利,即使国君命令必打,也可以不打。
所以,率兵进攻并不是为了追求功名,率兵退撤退也并非为了逃避战败的罪名。
一个将领若只求保全百姓,符合君主的利益,他就是国家宝贵的财富。

(娇生惯养战场更不允许)
- 对待士兵如同对待婴儿,那么士兵就可以和将领共赴患难;
- 对待士兵如同对待爱子,那么士兵就可以和将领同生死。
但是,对待士兵,如果厚待而不能使用,溺爱而不能命令,违法乱纪也不能严肃处理,这样的军队就像娇生惯养的孩子,是不可以用来作战的。

- 只了解自己的部队可以进攻,而不知敌军不可以打,取胜的可能只有一半;
- 了解敌人可以进攻,而不了解自己的部队不能打,取胜的可能只有一半;
- 了解敌人可以进攻,也了解自己的部队可以进攻,而不知地形条件不可以打,取胜的可能也只有一半。
所以,懂得用兵的人,行动起来而不迷失方向,所采取的措施是变化无穷的。
所以说,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,争取胜利的就不会有危险;懂得天时和地利、人和的,就能不断取得胜利。

九地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62
63
64
65
66
67
68
69
70
71
72
73
74
75
76
77
78
79
80
81
82
83
84
85
86
87
88
89
90
91
92
93
根轻地据用兵原则,战地可分为散地、轻地、争地、交地、衢qú地、重地、圮pǐ地、围地、死地等九种。
- 诸侯在本国境内作战的地区,叫“散地”。
- 进入敌国不深的地区叫“轻地”。
- 我军得到有利,敌军也得到有利的地区,叫“争地”。
- 我军可以去前往,敌军也可以前来的地区,叫“交地”。
- 同几个诸侯国土地相连接,先占领就能获得诸侯列国援助的地区,叫“衢qú地”。
- 深入敌国境内,背靠敌人众多城邑的地区,叫“重地”。
- 山林险阻,水网沼泽这一类难于通行的地区,叫“圮pǐ地”。
- 进路很狭隘,退路又迂远,敌人用较小的部队可打败我较大部队的地区,叫“围地”。
- 奋勇决战就能生存,不奋勇决战就会全军覆灭的地区,叫“死地”。
因此,针对“九地”的对策是:
- 在“散地”不宜于作战;
- 在“轻地”不宜于停留;
- 在“争地”要抢先占领,如敌已占领,不宜于强攻;
- 在“交地”恐敌人截击,队伍要联结,不可断绝;
- 在“衢qú地”要交结诸侯;
- 在“重地”要从敌人境内掠取粮草;
- 在“圮地”要迅速通过;
- 在“围地”要设谋脱险;
- 在“死地”要力战求生。

从前善于指挥作战的人,能使敌人前后部队不能相互照应,大小部队无法互相依靠,官兵不能互相救援,上下隔离无法聚集合拢,士兵溃散而不能集中,集合起来阵形也不整齐。
对我有利就行动,对我无利就停止。
试问:如果敌军众多严整而将要向我进犯,该怎样对待呢?回答是:先夺取敌人的要害,这样敌人就听从我们的摆布了。
用兵的关键是靠神速,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,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,攻击敌人没有戒备的地方。

深入敌国境内作战的一般规律是:深入敌境官兵就会齐心,敌人就不易胜我;
在富饶的敌区夺取粮草,全军上下的给养就有了足够的保障。
注意休整而不使部队过于疲劳,保存并集中各路士气,而积蓄战斗力。
运用作战计谋,使敌人不能猜测到自己的情况。
把自己的官兵放到无路可走的境地,就只能拼死命往前冲锋而不能败退。
既然士兵拼命作战,又哪有不胜的道理?士兵深陷险境就无所畏惧,无路可走时军心就稳定,深入敌境就小心谨慎,迫不得已就会死战。
因此,处在这种情况的军队不用等待修整就能自行戒备,不用要求就能自尽其力,不加约束就能团致一致,亲密协作;不必命令,也都会遵守纪律。
在军队中禁止搞迷信活动,以免引起不祥的情绪,出现不吉的预兆,消除部下士兵的疑惑,让他们直至战死也没有什么可怨的。
我军官兵没有余财,并不是不爱财物;不怕死,并不是不想长寿。
当发布作战命令的时候,官兵们坐着的泪湿前襟,躺着的泪流满面。把他们投到别无去处的绝地,他们就会像专诸、曹刿那样勇敢了。



(军队如一人,士卒不境地)
所以,善于用兵作战的人,就像“率然”一样。
“率然”是常山的一种蛇。打它的头,尾巴就会来救应;打它的尾,头就会来救应;打它的身子,头和尾巴就会一起过来救应。
试问:作战可以使它像“率然”那样吗?回答是可以。
吴国和越国人是互相仇恨的,当他们同船渡河,遇到大风,他们互相救援如同左右手。
因此,仅仅采用将马车缚成方阵、深埋车轮显示死战决心的办法来稳定部队,以防止士兵溃散是不可靠的。
要使官兵齐心奋战如同一人,靠的是管理教育得法;要使强弱都发挥作用,就要合理地利用地形。
所以,善于用兵的人,能使军队携手团结如同一个人,这是士卒被放到了不得已的境地啊!

将帅的风范,是要以自己的幽深莫测来使部队保持沉着冷静,以严明的军纪使部队正气凛然。
- 要能蒙蔽士兵的耳目,使他们对作战的计划一无所知;
- 变更战斗任务,改变作战计谋,使他们识不破;
- 转移驻地,故意迂回行军,使他们猜不透。
- 当率领部队进入战斗时,如同登高而拿去梯子那样,断其归路;
- 率领部队深入敌国境内,要像扳动弩机放箭那样,表示必死决心;
- 烧毁船只,砸破饭锅,使其一往无前;
- 指挥官兵要像赶羊那样,赶过去,赶过来,使他们不知该到何处去。
聚集三军之众,投置于危险的境地,使他们拼死备战。这些才是将帅的大事。
九种不同地区作战方法的交换,屈伸进退的利害,官兵的心理,都是不能不认真考察和仔细研究的。

大凡出国作战的原则,进入敌境越深,士卒就越专心一致,进入得浅就容易逃散。
- 离开本国越过邻国而进入敌国作战的地区,叫“绝地”;
- 四通八达的地区,叫“衢qú地”;
- 进入敌境深的地区,叫“重地”;
- 进入敌境浅的地区,叫“轻地”;
- 背靠险固而前路狭隘的地区,叫“围地”;
- 进入无处可去的地区,叫“死地”。

因此,
- 在“散地”作战,我军要统一意志;
- 在“轻地”作战,我军要使部队行军连续不断;
- 在“争地”作战,我军要急速切断敌人的后路;
- 在“交地”作战,我军要谨慎防守;
- 在“衢地”作战,我军要从敌国补充军粮;
- 在“圮地”作战,我军要迅速通过;
- 在“围地”作战,我军要堵塞缺口;
- 在“死地”作战,我军要显示死战的决心,作殊死搏斗。
所以,官兵的心理情况是,被包围时就会尽力抵抗,迫不得已就会奋勇战斗,深陷险境就会服从指挥。


因此,
- 不知各国诸侯谋略的,不能与之结交;
- 不知山林、险阻、沼泽等地形的,就不能行军;
- 没有向导,就不能得地理之便。
这几方面,如果有一方面考虑不到,就不能算作霸王的军队。霸王的军队讨伐大国时,能使敌方召集不到民众;威加于敌国,就能使敌国不与各国结交。
所以,不必争着与天下的诸侯交结,也不必在各国培植自己的权势,只要伸张自己的主张,而以兵围加于敌国,这样就可以攻破敌人的城池,毁灭敌人的国都。
施行法规以外的奖赏,发布政令以外的命令,使用三军之众,如同指挥一人,使用他们去完成任务,而不说明作战的意图;使用他们去夺取胜利,而不说明可能遇到的危害。
把部队投入到死亡之地,然后他们才能转死为生;使士卒陷于危境,然后才能夺取胜利。
所以,用兵作战的原则,在于顺着敌人的意图来愚弄它,集中兵力指向敌人一点。这就能长驱千里而擒杀敌将,即所谓巧于成大事的啊!

因此,当决定对敌作战的时候,要封锁关卡,废除通行证照,不许敌国使者来往,君臣激励于庙堂之上,反复研究制定作战计划。
一旦发现敌人有隙可乘,就必须迅速乘虚而入,首先夺取敌人的要害之处,不要与敌约期会战。
作战计划的实施,要依据敌情的变化而随机应变,以决定作战的大事。
因此,开始要像深闺的处女那样沉静,使敌人不加防备;一旦发动起来就要像狂奔的脱兔那样行动,使敌人来不及抵抗。

火攻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火攻的形式共有五种:
- 一是烧毁敌人的军马营寨,
- 二是烧毁敌人的粮草积蓄,
- 三是烧毁敌人的随军行李,
- 四是烧毁敌人的物资仓库,
- 五是烧毁敌人的交通要道设施。
实施火攻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,点火器材必须平时准备好。
发动火攻要选择有利的天时,起火要选择恰当的日子。
所谓天时就是指天气干燥以利起火,所谓日子,是指月亮运行到箕、壁、翼、轸四个星宿的位置的时候,就是起风的日子。
凡是火攻,必须根据前面说的五种火攻后所引起的敌情变化,灵活机动部署兵力策应。

- 如果从敌人营内放火,就要及时派兵从外部配合呼应。
- 火起后敌军仍然保持安静不动,应等待一下不要急于进攻;在火力很旺盛的时候,根据情况可以攻就攻,不能攻就停止。
- 如果从外面放火,就不必等待内应,只要适时放火就行。
- 从上风放火,不要从下风进攻。
- 白天风刮久了,夜晚风就容易停止。
凡是指导军队作战必须懂得这五种火攻的方法及其变化,等待时机加以运用。

所以,
- 用火来辅助军队进攻,效果是十分明显的。
- 以水来辅助军队进攻,效果则可以进一步增强。
- 水只可以阻绝敌人,而不能像火那样烧毁敌人的军需物资。

凡是打了胜仗,攻克了城池,不及时论功行赏的,就必定会有祸患,这种情况叫“费留”。(费留 意思是为惜费,不及时论功行赏。)
所以说,明智的君主要慎重考虑这个问题,良好的将帅也要认真研究它。
没有好处不要行动,没有取胜的把握不要用兵,不到危险的时刻就不要打仗。
君主不能因一时的愤怒而兴兵,将帅不能因一时的怨恨而交战;
对国家有利就行动,对国家不利就停止。
愤怒还可以重新变为欢乐,怨恨也可以重新转为喜悦,但国亡了不能再复存,人死了不会再生。
所以,明智的君主对战争必须慎重,优良的将帅对战争必须警惕,这就是安定国家、保卫军队的根本道理。

用间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(知敌情 取之于人)
凡是兴兵十万,远征千里,百姓的耗费,军费开支,一天要花费千金;
国内外动扰不安,运输队伍疲劳地在道路上奔忙,不能从事正常耕作生产的,有多达七十万家。
这样相持数年,就是为了争取最后一天的胜利。
如果吝惜爵位和金钱,不能掌握敌情,这种人真是毫无仁爱之心,不配当军队的将领,这样的将领也不是君主的好助手,这样的君主也不配当胜利的主宰。
因此开明的君主、贤能的将帅,之所以动兵打仗就能战胜敌人,成功的次数超过一般众人,是因为他预先知道敌情。
要预先了解敌人的情况不可用迷信的方法去求助于鬼神,不可用相似的事情去类推比附,
也不可夜观天象,用星辰运行的轨迹、位置和光亮度数去验证,必取之于人,取之于知道敌人真实情况的人。

(间谍)
使用间谍的方式有五种:有因间,有内间,有反间,有死间,有生间。
这五种间谍可以同时使用,使敌人无从捉摸我用间的规律,这就是神秘难测的方法,也自然成了国君的法宝。
- 所谓因间,就是利用敌人的同乡做间谍。
- 所谓内间,就是利用敌国的官吏做间谍。
- 所谓反间,就是收买利用敌人派来的间谍。
- 所谓死间,就是我方间谍故意制造虚假的情报,泄露给敌方间谍,诱使敌人上当受骗,一旦实情败露,我方间谍则难逃一死。
- 所谓生间,就是派到敌人那边还能返回报告情报的间谍。(去了敌方后,还能回来)

所以在军队中,没有比间谍更亲信的人了,赏赐也没有比间谍更优厚的了,没有什么事情比间谍更机密的了。
不是具有非凡才能的人不能使用间谍,不是仁义之人不能差遣间谍,不靠微妙的手段不能从间谍活动中得到真实的情况。
微妙啊!微妙啊!没有什么地方不使用间谍。
如果间谍的工作还没有开展起来,而预先被敌间知道了,间谍和告诉他的人都要处死。

凡是我军准备攻打敌军,准备攻破敌方城堡,准备杀死敌方人员,
必须先打听出守城的主将、主将身边的助手、传达通报的官员、守门的小吏和军营中近身侍卫官员等人的姓名。这些我方间谍要了解清楚。

敌人派来刺探我方情报的间谍,要加以收买利用,引导放归,这样反间才可以为我所用;
通过反间,知道敌人的真实情况,这样反间、内间都可得到和使用了;
通过死间制造虚假的情况,就可以传给敌人;
通过反间了解敌人的真实情况,这样生间就可以按预定时间回来报告敌情。
对这五种间谍使用的情况,君主必须了如指掌,了解这些情况的关键在于如何策反敌人的间谍。所以反间不可以不给予优厚的待遇。

从前商朝的兴起,是因为商汤重用了曾在夏朝为臣的伊尹;
周朝的兴起,是由于周武王重用了了解商朝内情的吕牙。
所以,明智的君主、贤明的将帅,都能用高级的有智慧的人做间谍,所以才能建立大的功业,这是用兵作战的纲要,整个军队都要依靠间谍的情报来决定军事行动啊!